特朗普这哥们儿,当年搞贸易战,那真是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红旗招展,人山人海……结果呢?热闹是够热闹,就是没啥实质性成果,反倒把自己坑了一把。美国农民的仓库里,农产品堆积如山,都快发霉了,欧盟那边也扛不住了,开始喊话:哥们儿,咱别窝里斗了成不?那边厢正看着笑话呢!
这贸易战,说白了就是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,损人不利己。特朗普跟好几个国家都杠上了,关税大棒抡得虎虎生风,结果呢?没几个国家买账。日本、澳大利亚这些传统盟友想求个豁免,门儿都没有。中国更干脆,直接精准反击,打得美国农民叫苦不迭。美国肉类出口商的日子也不好过,几百家工厂的对华出口资格到期,三十多亿美元的生意眼看就要泡汤了。
欧盟这边呢,也跟美国打起了贸易战。你打我的钢铝,我打你的商品,一来二去,贸易额260亿欧元的产品就被加上了关税。特朗普一看,嘿,你还敢还手?立马威胁要对欧盟的酒类加征200%的关税。这下欧盟真有点慌了,赶紧搬出老一套——找中国。在七国集团峰会上,欧盟外长卡拉斯开始拉偏架,说美欧兄弟阋墙,便宜了外人。这话听着耳熟吧?没错,马克龙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。
欧盟这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,想让中国和美国掐起来,自己好从中渔利。可问题是,中国也不是傻子,凭什么要配合你演戏?再说,欧盟自己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的。一方面,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经济合作的需求很大;另一方面,欧盟又得跟着美国唱反调,时不时地搞点小摩擦。这种“既要又要”的心态,最终只会让自己两头不讨好。
欧盟为啥这么纠结?原因也不复杂。首先,欧盟内部亲美势力根深蒂固,很多欧盟高官都是靠着美国的扶持上位的,自然得对美国言听计从。其次,欧盟自己也缺乏战略定力,成员国之间利益纠葛,很难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。用冯德莱恩的话说,就算美欧之间有分歧,美国也是盟友,跟中欧关系不一样。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我还是更向着美国。
欧盟这种“和稀泥”的策略,说白了就是一种骑墙心态。想两边都不得罪,结果往往是两边都得罪。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,这种策略注定是行不通的。中国之前也向欧盟示好过,希望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,但欧盟似乎更愿意跟着美国走。
说到底,欧盟还是太弱、太散了。想在国际舞台上玩平衡,就得有足够的实力和定力。指望欧盟和中国联手对抗美国,恐怕不太现实。欧盟得先把自己内部的问题解决了,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更有话语权。
国际政治这潭水,深得很。想玩好,就得有本事,也得有眼光。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。
